2)第173章 黄河决堤_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我可不是为了让你夸我啊,此书能不能吸引算学大家加入?”

  程一民肯定的道:“能,太能了。有此书在,天下算学高手,任凭你挑选。”

  “那就好。”陈景恪笑了笑,话锋一转道:

  “但这次让谁加入,咱们就要好好甄别一番了。”

  程一民严肃的道:“伱放心,我心中有数,绝不会再让上次的事情重演。”

  陈景恪点点头:“这次的组织形式,要和上次的区分开。”

  “一定要将纯粹的算学爱好者维护好,他们才是算学的未来。”

  “至于别的,也可以一些招进来,让他们当管事都无所谓。”

  “但绝不能将核心研究交给他们,至少不能让他们一个人负责核心研究。”

  “防止将来有人退出,导致他负责的那一块要重新去做。”

  技术圈子,只要掌握核心技术的人在,就散不了。

  陈景恪已经计划好,等形学书籍编写完成,就正式开始物理化学方面的研究。

  之后,他又将钢笔、新式作图和测量工具,使用方法告诉了程一民。

  “这些工具,都是我请宫里最优秀的工匠制作而成。”

  “你们仿制的时候,就以它们为标准,减少误差。”

  因为看过一些形学的内容,程一民更能明白这一套工具的重要性,小心翼翼的将其收起。

  “还有长度单位,我也进行了统一。”

  “从古人传下来的长度单位里,挑选了一些作为标准长度单位。”

  “为了方便计算,我挑选的都是十进制单位。”

  “里这个单位,我们就按照两百丈来计算,半里为一百丈……”

  “先在我们自己的小圈子里使用,将来视情况看能不能广泛推广……”

  研究过算学,程一民自然知道,统一测量单位的重要性。

  更知道十进制百进制优越之处,自然不会反对。

  将这些东西介绍完,两人又商量了一下形学编纂组如何组建。

  这一次,他们搭建了严谨的组织框架,明确了各个职务的权力和义务。

  拿定大体框架,具体的工作就要靠程一民去做了。

  不过还好,有算学编纂组的底子在,找人变得非常方便。

  他直接从上一次合作的人里面,挑选了几个还不错的,作为自己的助手。

  大大减轻了工作量。

  而且已经返京的邱广安,也会抽空过来帮忙。

  陈景恪也没有再和上次那般,当一个纯粹的甩手大掌柜。

  时常抽空出宫,亲自参与建设,让大家习惯自己的存在。

  又进一步提高了效率。

  陈景恪要重新组建算学小圈子的消息,以极快的速度传开。

  算学圈子里的人,自然非常高兴,纷纷摩拳擦掌准备加入。

  尤其是计官体系,给予了最高关注。

  之前算学圈子解散,少了这个纽带,还没有正式建立起来的计官体系,再次成为散沙。

  说的难听点,在衙门里放屁都不响。

  没人喜欢过这种日子,尤其是品尝过好日子,再重新落魄,大家更难忍受。

  所以,他们对这个圈子的关注度是最高的。

  打心眼里希望,这次的圈子能维持的久一点,

  但也有少部分人,心情很复杂。

  当初想争夺话语权,结果好处一点没落着,反倒惹了一身骚。

  关键陈景恪突然就成了准驸马,地位更高了。

  请收藏:https://m.hkm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