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5章 太孙伴读_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封官?陈景恪早就猜到了会这样,所以并不意外。

  “谢陛下,只是草民年幼无知恐无法担此重任,且也会引起他人非议。”

  朱元璋笑道:“你的担心是多余的,历代皆以神童为祥瑞,任用神童为官屡见不鲜。”

  “虽然咱不信此等祥瑞之说,但也不介意启用神童。”

  “百官那里你更无需担心,他们比咱还希望见到神童入朝为官。”

  陈景恪非常惊讶,还有这回事儿?

  但仔细想想就能明白那些人的想法了,不外乎‘天赋皇权’四字。

  皇帝要用‘天意’来为皇权加码,百官维护‘天意’就是在维护他们赖以生存的法统。

  弄几个神童挂个虚职,惠而不费,何乐而不为呢。

  朱元璋不屑于用神通装点自己,但文官很乐意啊。

  想到这里,他心下有些无奈,好不容找到的理由没想到竟然不能用。

  他只能硬着头皮说道:“御医无不是医中国手,我岂敢与他们相提并论,只愿入太医院为一名学生足以。”

  朱元璋眉头一皱:“你不愿入朝为官?”

  陈景恪连忙解释:“非是不想为官,实在是不想当出头的椽子。”

  朱元璋愣了一下,然后哑然失笑:

  “皇榜都敢揭,咱还以为你是胆大包天的人,不成想竟如此谨小慎微。”

  “你都这么说了,若咱非要给你封官,倒显得咱不通人情。”

  陈景恪讪笑不已,但见朱元璋没有生气,心中也松了口气。

  史书上都说朱元璋有时候很小气,对那些不肯出仕的人喊打喊杀。

  也有人持反对意见,认为他杀的是对大明心怀不满的人,或者是借着隐居为名辞官,然后到处浪的。

  对那些真心隐居的,他也不会强求。

  这两种观点陈景恪也不知道哪个是对的,但以他的亲身经历来看,后者更有道理一点。

  朱元璋沉吟道:“但你要在宫中行走,必须有个合适的身份才行,咱想想有什么合适的职务。”

  太医院也有规矩,只有获得御医资格的人才能独立行医。

  其下就是吏目,只能当御医的助手。

  再之下就是学子,连当助手的资格都没有,平时就是学习跟着打杂。

  陈景恪想在宫里行走,至少也要是个御医才行。

  他不想当御医,就只能想個别的身份。

  可宫里一个萝卜一个坑,一时间又哪里能想到合适的,总不能给他个禁军宿卫的身份吧?

  陈景恪将来就算不当御医,也定然是走文官这条路,是绝不能当宿卫的。

  文武分家,朱元璋还是分的很清楚的。

  就在他头疼的时候,马秀英开口说道:

  “不如让他给英儿当个伴读吧,有他在我们也不用再担心今日之事重演。”

  朱元璋一拍大腿,“还是妹子你聪明,咱怎么就没想到呢。”

  朱雄英也高兴的道:“好呀好呀,有陈郎中在,日后我就再也不

  请收藏:https://m.hkm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