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98章 顶奢天花板_重生英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5月5日,英伦大选的结果出炉。

  以现任首相布莱尔为首的工党战胜保守党,在新一届议会中获得多数席位。

  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接见工党领袖布莱尔并授权其组阁。

  这也令布莱尔成为了英伦历史上在撒切尔夫人之后,第二位蝉联了三届的首相,也是第一位达到这一成就的工党领袖。

  但分析人士预计,由于工党在议会下院席位中超过半数的优势大幅减少,仅为2001年大选后的一半左右,工党多数席位的削弱将对布莱尔今年在议会顺利通过各项政策和立法增加难度。

  之前说过,英伦的大选并非像美利坚一样,是直接对大统领的候选人进行投票,而是通过各个政党在议会选举(下议院)获得的席位,确定组阁执政的党派,而党派的首领,自然成为当选的首相。

  往往在某个政党在下议院确定获得超过半数席位,就能够确定其选举获胜,否则就需要联合组阁。

  当然,虽然说这一次大选,保守党败给了工党,但也并不是没有成果的……

  此时英伦议会总席位是646席,霍华德领导保守党将他们的总议员人数从165个席位扩大到198席,将新工党在议会内的优势从238席压缩到157席,这无疑是对于布莱尔的新工党是一个重创。

  除此之外,这一次大选自民党的表现也很亮眼,他们在议会选举中拿下62个席位,比上次大选多出了11个席位。

  这也代表着相比2001年的时候,工党在议会中的压倒性优势已经不复存在,如果不能重振声威,那么下一次大选,他们就非常危险了。

  事实上,之前巴伦同布朗开玩笑,声称确认工党可以赢得这次选举的胜利,倒也不是真的,因为保守党的党魁是毕业于剑桥大学。

  而是因为目前英伦的经济形势还算是比较令民众满意的时候,那么在这个时候举行大选,对于当前的执政党也是有利的。

  在之前也不是没有为了获得大选的胜利,而选择在经济形势一片大好的时候提前进行选举的。

  是的,虽然英伦的选举间隔为五年,但也是允许执政党在五年内提前宣布进行选举的。

  就比如上世纪80年代,撒切尔夫人执政届内的两次下院选举都是提前进行的。

  撒切尔夫人1979年上台后,为了整治长期萎靡不振的英伦经济,雄心勃勃地制定了一套“撒切尔主义”的经济改革计划,咬紧牙关度过了起初3年的艰难岁月。

  到了1983年,撒切尔夫人改革产生了成效,英伦经济开始迈出低谷,国际贸易顺差达53亿英镑,创历史纪录,长期遏制不住的通货膨胀率在1983年3月降至4%,为15年来的最低点。

  撒切尔夫人看准这一时机,宣布将下院原定到1984年5月的任

  请收藏:https://m.hkm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