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817章 碉堡之国_神级渔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阿尔巴尼亚这个国家其实并不大,只有万平方公里,也就是一半多点宝岛省那么大,但是他却有个很有意思的别名,叫做‘碉堡之国’。

  这个碉堡不是华夏网络词汇里形容人厉害的‘碉堡’,而是货真价实的‘碉堡’。这么小的一个国家,大大小小的碉堡加起来超过七十五万座!要知道,当时他们的总人口,还不到200万!平均三个人就拥有一座碉堡!

  阿尔巴尼亚是第十个和华夏建交的国家,也是欧洲为数不多的社-会-主-义-国家之一。

  本来一切都很好,但是到了上世纪六十年代,这个国家就开始陷入了外交困境,和南斯拉夫以及前苏联关系恶化,当时,他们为了抵抗他们可能的入侵,所以全国举国上下大肆修建碉堡,但是这些碉堡却从来没有过实际用处,因为根本就没打起来。

  而他们修建碉堡所需要的赶紧混凝土数量,超过著名的马其诺防线的三倍!成本也要高出一倍。这是因为他们修建碉堡都是选择极端地势,什么悬崖海岸线、山顶宽阔处之类的,这让运输成本和材料要求都变得很高。

  而阿尔巴尼亚工业基础异常薄弱,经济实力也不行,他们没钱修不起来这些碉堡怎么办?就跟华夏求援,开始时候涉及到的物资都是一些硬货物,比如什么钢铁、水泥、木材食物之类,后来干脆就直接要钱了。

  而当时的华夏也是出于外交困境之中,一方面和西方交恶;另一方面又和前苏联不咋地,所以也需要打开外交局面,于是就和阿尔巴尼亚关系急速升温。

  那时候华夏对阿尔巴尼亚的帮助,毫不夸张的说,是倾全国之力!

  包括阿尔巴尼亚的轻武器生产线;整个阿尔巴尼亚的空军,当时华夏最先进的战斗机J-7,有一半援助给了阿尔巴尼亚,而华夏得到的回报,就是阿尔巴尼亚等23个国家在联合国提交议案,华夏重返联合国并成为五常之一。

  但是后面发生的事情就比较让人无语了:阿尔巴尼亚要求华夏为他们国家第六个五年计划提供援助,总金额高达五十亿人民币,在那个年头华夏整个国家有没有五十亿还要另说,而且华夏已经援助了阿尔巴尼亚十多年了,他们应该有自力更生的能力了,所以也就缩减了援助规模。

  都说‘斗米恩、担米仇’这话还真信没错,这一看钱少了,阿尔巴尼亚不愿意了,领导人在公开场合指责华夏,两国关系最终决裂。

  如果单纯的关系决裂,还不能说阿尔巴尼亚‘作了一手好死’,那时候好歹那个国家人民还是衣食无忧的,甚至有个阶段,阿尔巴尼亚是东欧经济发展最快速的国家。结果后来发生的事情,成功的把阿尔巴尼亚变成了整个欧洲最穷的国家之一。那就是传-销。

  我们听说

  请收藏:https://m.hkm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