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14章 两套我都要_资本江湖的最后一个大佬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说了两句好听的,随后就挂了机。

  “行啊,儿子,还知道哄你爸了。我说,你真不去亲眼看看?你要不去看,到时候不和你心意我们可不负责。”

  梁玉芬觉得儿子在买房这种大事上面,有些太随意了。

  但说又不好说,谁让这小子年纪青青就实现了财务自由呢?她只能是旁敲侧击一下。

  萧白一听就乐了。

  京城他真的很熟悉,记忆里有太多的细节都和那座城市有关。他只要听父亲详细的说一遍,就能得出自己的判断。

  “妈,我这刚开学,哪有时间往京城跑?不去了,就让我爸帮我办这事儿吧。等亚运会开幕前,我反正还得去一趟。”

  “那好吧,你不去我去。办这种事你爸跑跑腿还行,要说跟人讨价还价,他可不成。”

  梁玉芬白了儿子一眼,决定请假亲自去一趟。

  萧白当然高兴了,这事如果有老娘出面,那一定会办的妥妥的。

  接下来就到了开学的日子。

  萧白首先把学生会的事情处理好,然后卸任了学生会副主席一职。另外,他还帮着李凯去问了问保研的事情,得到的答复是“不一定”。

  “小凯,反正你的学习成绩一直都很好,而且你也早就在为考研做准备。要不然咱凭本事考试算了,还省得到处去求人。”

  这天从饭堂出来,萧白就把李凯拉到了一边,劝了几句。

  李凯也知道了这个消息,这些天的情绪不大好。不过,也就仅限于此,他反正早都做好了两手准备。

  “萧哥,你说的我都明白。我这天发愁啥呢,主要是心里没底,怕自己考不上。”

  李凯随后说了一句大实话。

  1990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规模为3万人,其中博士生约占25%。难怪李凯有为难情绪。

  “也不一定哦,本来报名考研的人也不多,你努力一下肯定会有所收获的。”

  萧白这句话倒不是为了宽慰李凯,他说的也是实情。

  90年代,有相当多的同学由于家境不好,需要尽早工作挣钱以减轻家庭负担,不会选择考研。

  另外,此时大学毕业还是“包分配”的。人都有惰性,没有压力也就没有了动力。比如上一届毕业生中选择考研的同学不到5%,最终能考上的大约是1%。

  “好吧,我会继续努力。不过,萧哥,我们马上就要面临实习,你能不能帮我想个办法?”

  毕业实习是必不可少的,但李凯不想耽误时间,于是他就开口向萧白求援。

  “小事,回头你把实习表给我,我给你盖个章就成了。”

  这点忙萧白还是能帮上的,他随后就去找闫蓓,去深城友达微电子实习的名单上,除了魏建军,又多了一个李凯。

  帮李凯搞定了这件事,魏建军和宋静,又来找萧白。

  魏建军是为了他女友,想让萧白帮着谢菲在深城找一家实习单位。

  请收藏:https://m.hkm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