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九十八章 火种_大宋续命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后院书房的窗下放了一张高脚榻,张焘斜倚在榻上,看着儿子指挥家人将书架上的书籍搬下来,一摞摞地放进藤编的书箱里。

  张焘的气色看上去比往常好一些,精神头儿也足。他笑着对儿子张埏说道:“这些书籍跟了我两父子半生,如今是该落叶归根了!”

  张焘既然致仕,这座尚书府邸自然不能再住了,皇帝另外赐了他一所小宅子,供他在临安居住。

  张焘谢绝了,他只想早日归乡含饴弄孙,享受田园之乐。

  张焘笑着从榻上起身,对吴扬招呼道:“小吴大人,老夫坐得骨头都硬了,陪我去园子里走一走如何?”

  一老一少去了府里的后花园,花园里有一个茅草亭,亭上挂着一块张焘手书的“思危”匾额,亭下有石桌石椅。

  张焘走进亭子坐下,吴扬抱拳躬身道:“伯父,是十郎连累了您!”

  张焘指了指石椅:“坐下吧,什么连累不连累的。这些都是老夫自己的选择,要成事岂有不付出代价的道理!”

  张焘一意孤行,几乎是逼迫皇帝和朝廷出兵援救东海,最后虽然没有成功,却让皇帝做出了让步,同意吴扬私下带人去东海行救人之举。

  张焘和皇帝,这两个政见完全不同的人也彻底撕破脸皮,皇帝借着致仕狠狠地打了张焘一个耳光,完全就是一种报复!

  若是不出意外,张焘的政治生涯几乎已经宣告终结!

  吴扬沉吟了一下,问道:“伯父是不打算回临安了?”

  张焘叹道:“老夫以衰朽乞骸骨并非全是托词,去岁至今,夜不成寐之时居多,安寝之时日少,这把老骨头已经油尽灯枯了!”

  其实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张焘没有说。立储之事主战派出力甚多,甚至折损了一个在朝堂上下举足轻重的韩嘉彦,可最后摘桃子的却是主和派。

  皇帝指派史浩为建王府教授,几乎等于给了他“帝师”的名分,将来建王登位,靠着师生的名分,史浩将对皇帝产生巨大的影响力,若是史浩强硬一点,皇帝软弱一点,毫不夸张地说,史浩这位“帝师”将会具备左右朝堂的力量!

  史浩是什么人?表面上看,他也是一个不肯屈服于金国,具有恢复志向的人!可实际上他政治上是一个中庸的人,他倾向于维持,而不是进取。他真正认同的是当今皇帝“维和苟安”那一套。

  可以想象,这样的人一旦当政,大宋将继续秉持赵构的“求和”路线,未来的几十年,主战派在朝堂上已经彻底的输了!

  张焘是真的绝望!

  他们费尽心力,付出了那么大的精力和代价,最后皇帝只是轻轻落子史浩,立刻彻底消解了他们好不容易取得的微弱胜利,甚至几十年里都看不到希望!

  张焘看着吴扬:“小友,我们奋发有为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将来的大宋朝要看

  请收藏:https://m.hkm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