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七十二章 东海求援_大宋续命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临安城来了一对师徒。

  临安城墙高达数丈,李秀带着徒弟莫小雨站在城楼下顿觉自身渺小如蝼蚁。

  幽深的城门洞里,百姓进进出出,他们或推着车,或挑着担,像极了终日为生存奔波的蚂蚁。

  临安百姓虽然忙碌,但是脸上有笑、有光,衣着整洁,气色红润。十四岁的莫小雨紧了紧身上的包裹,悄声问李秀:“师傅,临安的皇帝真的会帮我们吗?做了宋朝的子民是不是也能像他们一样?”

  莫小雨指着刚刚从城门洞里走出来的一群少年人,他们和莫小雨一般年纪,身上都穿着天青色的襦衫,衣襟、下摆和袖口处滚着白色的边,脑后的发髻上飘着两个长长的飘带,也是天青色做底,白色滚边。

  这些都是临安府学的学生,他们由府学的教授带着,趁春日天气晴好去临安城外郊游、踏青,也学习农桑水利知识。

  自从靖康之变后,大宋朝的顶级文臣深感书生意气无法救国,他们提出了新的育才观念,要求所有学子自小不仅要通读四书五经,更要学习庶务,农桑水利、经商买卖、乃至修房造屋、武器制造,只要是对国力和民生有利的,都鼓励学子去接触,去学习!

  高破虏一眼看到了莫小雨,他见对面的少年衣衫褴褛,面带菜色,用满含期冀的目光望着自己,以为是外乡人逃难到临安的,不由大起同情之心。

  他向荷包里掏了掏,掏出一把铜钱,想了想,他又在荷包里仔细翻找,终于找出一角碎银子,约莫有一两多重。

  高破虏将银子和铜钱都拍在莫小雨手里,“我今儿身上只带了这么多,都给你!临安城到处都在修房子,你和你爹不愁找不到事做,这些银钱给你救个急!”

  高破虏说完就跑开了,他追上同窗继续有说有笑地往城外走去。

  莫小雨怔了好一会儿才醒过神来,他冲高破虏的背影喊道:“谢谢你!我不要你的钱,我不是讨饭的!”

  高破虏似乎听见了他的喊声,他回过身来,冲莫小雨做了个鬼脸:“我叫高破虏,你不用谢我,跟你爹赶紧去找事做!”

  同窗拉了他一把:“快走吧高大善人,谨防被讹上,又得你爹和你小娘来帮你擦屁股!”

  城门口,李秀拉了发呆的小徒弟一把:“走吧,咱们的正事要紧!”

  翌日,赵构与大臣正在议事,突然接到楚州急报,右朝奉郞、楚州通判权州事徐宗偃在奏报中称,东海县民李秀携徒弟莫小雨向其求救,请徐宗偃发兵救济东海,被徐宗偃设言遣走,“极有可能往临安而来!”

  赵构皱眉。

  山东的东海县如今属于金国,早在二月中旬,李秀就四处托人向宋廷递交表册,希望能纳献所有家资,只求携带族人回归宋朝。

  李秀是东海县有名的海商,他依托东海县地利之便,不仅做宋

  请收藏:https://m.hkm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