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十四章 抢人大战_大宋续命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朝堂的风向变了,临安城的老狐狸们自然要做出应对,最先沉不住气的就是临安城的武将。

  过去主和派在朝堂占据上风,临安城的武将系统也乐得浑水摸鱼,虽然不至于喝兵血,吃空饷却是免不了的。

  赵构虽然不愿打仗,对边备防务多年来也采取不闻不问的策略,大宋的禁军兵力却一直在逐年扩军。绍兴十二年,大宋禁军总兵力二十一万四千人,到现在登记在册的禁军兵力达到了三十八万八千人。也就是说,自从岳飞被杀,绍兴和议签订,十八年的时间里大宋的禁军兵员扩张了差不多一倍。

  赵构还尤其重视将作监和军器监,每年拨付庞大的经费支持大宋最顶级的匠人研发新式武器,经过改进的诸葛连弩能连发弩箭十二支,一丈之内能穿透板甲,可以说是近战和防身力气。

  大宋的武备库里各式各样的武器堆积如山,许多铁质的武器已经朽坏,皇帝却从不用来装备军队,只是每当有外国使节到临安,赵构会向各国使节展示大宋的新式武器。

  最精良、威力巨大的武器在各国使节手中传阅,只换来使节们颂扬几声“大宋威武,陛下圣明”!

  谁会管你捧日军、龙神卫是不是缺额缺得厉害!

  皇帝捶平了濮王系,储君之位毫无疑问将落在普安郡王赵瑗头上。

  普安郡王背后有人,这些人不一定是坚定的主战派,但一定是与主和派走的道路不一样。普安郡王要上位,要掌握朝堂,离不开背后的人的支持,肯定会拿整顿军务来开刀。

  能在临安的朝堂屹立不倒,谁不是人精中的人精!

  临安城出现了一个奇景,但凡有年轻、精壮些的汉子在临安街头出现,立刻会围上来一大群各军的书记官,献宝似的拿着各军的招兵文书诱惑男子们投身军伍。

  “捧日军招兵了,每月饷银五两,表现好还有奖励,只要签了文书立刻就发春夏秋冬四季衣裳!各位老少爷们,这可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走过路过千万不要错过!”

  “来我龙神卫,饷银高、军服帅气,走在临安街头小娘子们都会回头看你!”

  ……

  各军拼命招徕男子当兵吃饷,开出种种高额条件,临安百姓的兴致却不高,到后来各军派出身强力壮的兵卒,在临安街头公然抢男人!

  只要看到十六岁以上,五十岁以下的男子,士兵们一拥而上,将人扛了就走。

  闹得后来临安城老少爷们人人自危,大白天的临安城少见有男子在城中出现。本该由男子承担的诸如运粮、运送蔬菜、货物,乃至码头扛包的都是清一色的娘子军!

  可长久下去也不是办法,有的底层百姓为了躲避被抓去当兵吃饷的命运,干脆狠心斩下右手食指或者是斩去一根脚趾,以次来躲避当兵!

  期间还发生了一件事,闹到了赵

  请收藏:https://m.hkm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