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5 ¥_帝王之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过陇右道这些富得流油且安逸懈怠的小国,这才破坏了从高祖时期建立的双赢政策。

  另外这些商人敢如此叫嚣的原因,便是大邺没有将经商贬为下等的说法。

  这些在崔季明看来有些匪夷所思,因为重农轻商几乎是中原大地几千年来的思想。秦朝曾将一大批商人及祖辈为商人的后代,统一发配戍边;汉朝立国时,高祖“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纵然是大邺之前的魏晋南北时期,仍然有根深蒂固的“禁工商不得乘马”“必不可与朝贤君子,比肩而立,同座而食”的思想。

  大邺也并非不歧视商人,只是受歧视的程度堪称是自秦统一天下来最低的。

  高祖立国时,在立法中删除所有对于商人苛责的律条,虽未有大张旗鼓的宣扬平视商人的想法,但当人们想要刁难商人时,却发现律法文件中,甚至找不出一句前朝通行的“视商贩与仆役、倡优、贱民同列”的说辞。

  后来显宗诏令:“榜商税泽例于务民,不得擅改更增损及创收。”严禁官吏勒索、刁难商贾,不得随意滞留商人、乞取财物。

  这些律法与诏令都是缓慢而默不作声的修改,不注意到的时候仿佛不存在,唯有触及商贾利益时才会如幽灵般出现在律法中,成为了那些小商小贩的护身符。

  再加上高祖与显宗时期的国相与大儒,都表示出尊重言利,四民皆本的言论来。这是由于国子监诸多儒家流派的争论而诞生的,还是高祖授意,令受人尊重门徒遍天下的大儒替他发声,已经不得而知。

  纵然到了殷邛时期,新思潮过去,不少儒者又认为功利主义使得国之根本撼动,但由于殷邛得了商贾行业更高赋税也不会有苛政恶名的甜头,再加上大邺由于农人生产力依然很低,种地还是需要家中大量的人员,并没有太多民众投入到行商来,担忧的“国之根本撼动”也并没有发生。

  崔季明也感慨,大邺如今许多方方面面,都跟崔季明想象中的隋唐时代不同,有好的也有不好的地方,但这些仿佛都是因为高祖立国时期默不作声的引导,而形成了今天的局面。

  副官已经到队伍后头喝令坐在地上搭建帐篷的商人起身,崔季明也往后走一点去找自己的金龙鱼。金龙鱼长结实了一点,可是一路行来灰头土脸,哪里看得出闪耀的皮毛和优良的血统。

  言玉正站在一边给它喂豆子,转过头来看到崔季明笑了一下:“怎么这么愁眉苦脸的,让国公爷去忧心吧,怎么都不需要你心里装这么多事情。”

  “唉,没想到这一路来如此不顺利,幸好是人多,一路上遇到那么多帮马贼,没有一个敢动手的。”崔季明叹气道。言玉用水囊里剩的不多的水沾湿了帕子,递给崔季明让她擦一擦脸。

  “这才

  请收藏:https://m.hkm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