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85 #_帝王之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此事一出,虽不能说是朝野震动,却也几乎成了洛阳最大的谈资。

  这条被加入科举的律法之中,关于科举律法的公告已经被再次张贴在国子监内,这一条几乎和与考官勾连一样成了最重的罪名之一。弘文馆本来就是存储典籍之地,如今皇子们过了读书的年纪,五姓的子嗣数量锐减,两个学班都已经关闭,部分空出来的人手为天下士子的文章提供标注日期入库的政策。只是有国子监先生推荐以及本身作品十分优异者,可以即刻入库,但若是文章或作品水平得不到推荐和认可,还想要入库留存档案,就需要一笔颇高的费用了。

  半年以前,以薛太后为主导,开始了对国子监和周边弘文馆、棋院等官学机构的大幅度扩建。本来在洛阳扩建,就是要推平周边的民宅民居,花钱不说,还需安顿周边百姓,而薛菱想了个法子。洛阳以前相当重佛,这跟前朝鲜卑人定都洛阳还痴迷佛教有关系,洛阳的佛刹曾有一千多座,占地面积最大的几处建筑全都是佛寺。如今既重道抑佛,推平佛教倒是朝廷该做的事情。

  推倒佛寺本来是很容易引起民愤的事情,但佛寺受到百姓维护的主要原因还不是信教,而是大部分的收容地、慈悲病所、讲经戏院和百姓的交易市场都是佛寺主持,和佛教共生在一起,它基本能成为周边几个坊的百姓聚集地。后来东西市扩大几倍,取消宵禁与开市限制,说书与唱戏的职业开始出现,而且聚集在东西市,朝廷有特意建了幼慈院和药局,进一步从根本上削弱了百姓对于佛寺的需求。

  薛菱下令推倒国子监附近的两大佛寺后,在原有的土地上扩建,并设立了无偿的十岁以下的官塾,建设了低价的药汤局和病所,还开了几十家可对外出售的铺市,买卖后允许商贾在国子监附近开设纸笔与饭食的铺子。

  这样几乎要让国子监成为替代佛寺的新去处,洛阳百姓都比较富庶,也都盼着子嗣能够读书参与科举,反而使得国子监周边的租、买房价格涨了几倍不止。

  而当初在长安国子监张贴制讲的告示板的习惯,在洛阳国子监内由于考生士子的汇聚,开始了几十倍的发展。国子监外院的路上两侧,立满了告示牌,上头有斗诗写文章供他人评判的,有制讲的公告,国子监生徒整理的近期发生的大事,有十科的赛事章程——甚至因为国子监外院是百姓也可以随意进入的,这里渐渐成了百姓或文人的聚集地之一,甚至有些外头的商贾到这儿来贴白纸黑字的广告。

  到了第二日,国子监最轰动的却是正门那块巨大的告示牌。

  前一夜女院生徒帮着张罗的巨幅宣纸,裴玉绯在上头洋洋洒洒将她那篇文章的完整写在上头,几个年纪各异的女子踩着梯子,

  请收藏:https://m.hkm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