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38 #_帝王之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荡荡的御驾亲征队伍出征滑州、卫州,叛军窜逃几十里,他们还以为是天威浩荡,叛军不敢触其锋芒,结果根本就是人家演戏一场,把地方拱手送给他们。

  要是再加上已经拱手送出来的滑州、卫州、相州,季子介可是给了黄河两岸,一共十一州啊!这且不说什么将军位,最少也要是位国公啊!

  若是圣人一高兴,再加封个什么左仆射、司空之位都是有可能的啊……

  大邺开国时期,也就随高祖打天下的那几位能有这样的军功。大邺这些年封的国公很少,最近的几位国公,还是贺拔庆元、太原晋国公这种,和突厥作战收复不少城池才被封下的。这位也是赶在了战乱时期,抓住了机遇,就要一飞冲天了。

  而那些老臣们,简直像是吃了一笼中药渣馅儿的包子,五味陈杂。

  大邺立国前,南朝盛行南风,再往前细数,先汉时期几乎大半皇帝都能跟断袖扯上关系,本来以为大邺重武、好胡风,前头几代皇帝都是直男到骨子里——没想到在肃宗这个四处播种的种马之后,出了个矫枉过正,娶妻都不愿意的年轻小基皇。

  ……以前这位是崔家子。风言风语传开的时候,正是殷胥手段最强硬的时候。谁也不敢向殷胥直谏,更不敢拿崔家开刀。等到后来,崔家暂时落入低谷,根基不稳的时候,诸位把皇帝娶妻生子当作己任的蛋疼老臣刚写好谏文,崔季明就魂断郓州,圣人得知消息那几日,朝廷上简直就是比初登基时还可怕的腥风血雨,各家回去,只得装作啥事儿也没有的把谏文揉吧揉吧烧了。

  坊间传言圣人差点自挂东南枝,朝臣也都快要相信了。毕竟那几天连着召开小朝会,动不动就是两三个时辰不歇息,面对着阴晴不定,说怒了直接一个砚台往下头人脸上呼的圣人,新晋年轻臣子,不但学会了老臣憋三个时辰不去厕所的必备技能,更会了如何不被这位圣人吓得屁滚尿流。

  后来圣人立博为储君,朝廷议论纷纷,却想着反正也算有储君了,过几年等崔季明尸骨寒了,圣人也不折腾了,朝臣站稳了位置再建议圣人娶妻也不是不可以。

  却没想到崔季明以这种方式冒出来了……

  是,她不姓崔了,看起来好拿捏了。

  然而却有谁都不能反驳的无上军功作靠山了。

  再加上如果他真的是崔季明,他爹是礼部尚书,他堂叔是宰相,他堂哥是中书舍人……纵然不姓崔,但他有了军权,崔家几位与他既有利益合作,又有血缘关系,难道不会在朝堂上像护犊子一样护他么?

  若季子介封官加爵,别人想要挑拨他与圣人之间的关系,也是不可能的。

  论与圣人相识的时间,天底下还有几个人比崔季明长?崔季明少年时策马伤了,十三四岁头一次进宫,就是去见

  请收藏:https://m.hkm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