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26 ¥_帝王之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们编出了一套谎话,一个冠冕堂皇的未来。却不料有一大批人,觉得这谎话是可以当真的,是可以实现的。”

  言玉:“各个世家经历几百年的沉浮,各有野心,谁都不安生。五胡乱华三百年,这牌洗的乱七八糟。如今在长安,就连三百多年前拥司马睿东渡的裴姓只剩下一枝独秀的裴敬羽;《晋书》上‘世载轻德,见称于世’的庾氏如今成了乡村野夫;自汉以来受旧族歧视的谢姓,淝水之战扬眉吐的那口气儿还没完就被刘宋屠了个差不离。谁都不想成为历史上下一个他们,杨李卢的下场已经表明了殷姓的态度,各个世族早已心怀不安。”

  崔季明好似在听着古早的传说般,竟不知如何回答。

  言玉看她茫然的样子,叹了一口气:“你若是早在之前玩乐的时候多读读书,也不至于听点什么就两眼摸黑。谢氏之后,实际上所谓的门阀时代便结束了……皇帝恢复了独尊权威,世族有着政治优势,皇姓赞礼充使、擢才取士离不开世族。这种表面上的光鲜持续了不过百来年,世族已经渐渐意识到,他们连这点面子很快也都要受不住了。南北不统一的时候,或许世族们还很难坐在一起说话,如今天下统一,他们的敌人变成了一个。”

  言玉道:“你问我所有的世家都在南方么?我可以告诉你,南方更像是个幌子。”

  崔季明瞪大了眼:“你是说如今在长安洛阳的世族,牵连最广?”

  言玉笑:“也并非牵连最广,但位置必定比你想的要重。崔王郑前朝往南迁走的侨姓高门早就脱离宗族乡里,吴姓高门也由于江南风俗的影响,宗族关系疏远。宗族关系越弱,意味着他们力量越不足够团结。而北地世族关系紧密,朝堂上多有重职,甚至许多家族是前朝豪强,曾手握兵权。但北地离长安太近,官职过高而十分敏感,且如今南风盛行,朝廷上的观念与制度、国子监的学风与思想,也渐渐往南朝靠拢。北方汉姓世族便都称自己老家在南地,拉拢部分碎小的南方世族当个挡箭牌。”

  崔季明沉默。的确,她家里一直称到南方是归家,清河的宗族没见回去过几趟,将建康置办的没几个人的宅子称作老家,实在是有些荒唐。

  北地如今是大邺政治的中心,也唯有在南方,这些世族才能伸展开手脚。

  崔季明仿佛这时候,才发现她所知世界的另一面,朝她缓缓打开了大门。

  她摇头冷笑道:“行归于周……万民所望。这是想天下分封诸侯呢,还是想贵族共和啊。自杨李卢南迁也快有七八十年了吧,这些年就一直没有露头?还是说在默默筹划?”

  言玉道:“这不是一件小事。更何况行归于周内部掺杂着很多大大小小的世家,外头没个结果,里头先开始相互吞并起

  请收藏:https://m.hkm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