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三四章 继位人选_大宋之重铸山河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伯琮,已经被认定为伪帝。曾养于在宫中吴皇后膝下的赵伯玖,亦没有公开认定过其养子身份。

  况且吴皇后早早便将其送回家中,撇清关系,其生父赵子彦更是躲的远远的,毫无参与之意。

  国赖长君,这是当初废黜赵伯琮时的理由之一,现在自然不能再立个娃娃。

  那么,从宗室遴选个成年子弟?

  太宗系的都在五国城,所以只能从太祖系宗亲中选择,然而经历过临安之变后,仅剩的太祖系宗亲只想努力自保,哪里还敢冒头?

  但凡年纪合适,稍微有点人望的纷纷推辞,或是远避洛阳,或是故意自污名声,突然休妻的,出入风月之地的,甚至突然精神不正常的……

  一时间,宗室里突然出了很多败类……

  明白人自然明白是怎么回事,自然也就不会在为难这些宗亲子弟了,作为太祖子孙,他们这百多年几乎都在猜忌中度过,还是让他们过几天安生日子吧!

  这时候,有人不免感慨,要是宁王赵谌活着回来,倒是个不错的人选。

  宁王不再,可是信王在啊!

  有人想到了信王赵榛,他是太上皇的儿子,先帝赵构的弟弟,无论是父死子继还是兄终弟及,都合情合理,是当仁不让的人选。

  可是,信王出家了!

  出家了还俗就行啊,这好像不是什么大事,据说大理国的段氏皇族就有这样的先例。,

  可是当群臣来到白马寺请见信王殿下的时候,却被拒之门外了,沙门给出的回复是:方外之人,不问俗事,世上早已无信王赵榛,只有一个比丘僧罢了!

  这……

  辞帝位,做和尚。

  任谁想想都觉得是脑子抽了,可赵榛就是这么坚决。

  好吧,无论信王殿下是出家自保,还是真的厌倦红尘,愿与青灯古佛相伴,反正他是不愿意当这个皇帝。

  这就很尴尬了,大宋皇帝竟无一个合适的继承人。

  总不能和金国交涉,让他们从五国城再放几个皇室子弟回来吧?

  怎么办呢?

  其实许多人从一开始就明白,前面这些不过都是表面功夫,只是铺垫而已,这时候正确的戏码该开始了。

  自古以来,立储讲究立嫡、立长、立贤,既然嫡长皆无,那就立贤吧!

  所谓贤,是贤能,也是功劳。

  当今天下,最有功劳的是谁?高阳郡王徐还是也!

  他来做个皇帝如何?

  好像是可以的。

  他是大宋为数不多的王爵,身份足够高贵,而且是大宋的驸马,也是皇室成员。

  这些年来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对内先后平定多次叛乱,对外击败金军,灭国西夏。

  力挽狂澜,挽救了大宋江山,还有开疆拓土之功,若说贤,天下何人又能超过他呢?

  他来继承皇位,可以啊!

  唯一的问题,他不姓赵,有人以此为由提出的反对意见。

  谁说只能同姓子弟才能继位,五代之时这样的例子还少吗?后周太祖国威、世宗柴荣是一个姓吗?(柴荣当时改名郭荣)

  异姓养子尚且可以继位,高阳郡王这样的驸马,上皇女婿,半个儿子,继位有何不可?!

  大宋之重铸山河章节列表

  请收藏:https://m.hkm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