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99章 战鼓轰鸣_朕真不是中山靖王啊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99章战鼓轰鸣

  咚!

  咚!

  咚!

  咚!!!

  ···

  似是踩着战鼓的步点,又或许是受到了战鼓的鼓舞;

  伴随着马邑城头的战鼓声,一队队匈奴折兰骑兵不出任何人预料,却也足够迅速地出现在了马邑城外。

  准确的说,是出现在了马邑以北约莫二十里的位置。

  十五里,便是这个时代的战争中,不分兵种、地形,甚至不分文明的‘安全距离’。

  何谓安全距离?

  就拿此刻,正于马邑以北区域布置游骑的折兰人而言:有这二十里以上的距离在,折兰人便能彻底心安。

  原因有三;

  其一:二十里的距离,可以让折兰人确保马邑发生的调动——主要是汉军将士进、出马邑的变动,都能被斥候游骑一览无余的尽收眼底。

  除了能第一时间得知马邑城内的汉军动向,这二十里的距离,也给折兰人留下了得到消息之后的充足反应时间。

  假设某一天,马邑城内涌出数千上万汉军步卒,并径直朝着北城门外的匈奴大营而来,那这二十里的距离,就能确保双方的遭遇战,大致会在马邑以北十里、匈奴大营以南十里的位置爆发。

  ——从得到消息,到跃身上马,再到策马南下,匈奴骑兵花费的所有时间,也不会超过汉军步卒走到马邑-匈奴大营中点所花费的时间。

  其二:在保证马邑城内的汉军将士,无法对本方大营发动突袭的同时,这二十里的距离,反过来又恰好在匈奴人,或者说是骑兵发动突袭的极限。

  若有一天,匈奴人从这处大营出发,策马疾驰而下,兵峰直指马邑,那战争爆发的地点,必定会是马邑城头。

  因为相较于行动缓慢、机动笨重的步兵,骑兵,尤其是没那么多讲究的胡骑,真的具有令人匪夷所思的机动性。

  而对于这个时代的匈奴骑兵——对于这个正处于巅峰的游牧文明统一政权一而言,二十里的距离,真真就是后世老大爷嘴里的‘两步路’。

  当匈奴骑兵自大营内泉涌而出,成千上万匹战马奋力疾驰,在马邑以北扬起漫天飞尘,马邑城内的将士,顶多只能趁这个短暂的时机巩固防线。

  如果能在匈奴人走完这二十里的距离前完成防线布置,都已经算得上是守将‘治军有方’;

  然若完不成,这便是被打了个措手不及,虽不至于失城,却也难免有些狼狈。

  其三:二十里的距离,是匈奴人经过多年的实践验证之后,所得出的最佳‘纠缠’距离。

  不单是攻打汉人的城池——甚至就连在野外遭遇汉人的步兵方阵,匈奴主力部队和汉军步兵方阵之间的尾随、跟踪距离,也会维持在大约二十里左右。

  因为经过多年的实践,匈奴人发现这个距离,真的有一些不一样的魔力。

  ——汉人想跑,有这二十里的距离,匈

  请收藏:https://m.hkm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