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87章 招贤纳士_朕真不是中山靖王啊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87章招贤纳士

  高台之上,刘舍、卫绾、田叔三个‘温润君子’,正为了争夺那几摞蝉翼白纸跟彼此较劲。

  高台之下,则是那八千多名士子,开始和那一道道写在木板上,等候考生抄写下来的考题较劲。

  ——即便这是华夏,乃至人类文明史上第一次考举、第一次以‘笔试’的方式选拔基层官吏,也总有一些东西,是考生们仅仅依靠本能便‘无师自通’的。

  就说此刻,每一个分考场前,都已竖起了一面面木板,上面却不再是先前那‘一至九十九’的座次号,而是变成了一道道考题。

  而在看到考题的第一时间,即便考官们还没来得及喊出一句‘把题抄在答卷上’,考生们也还是本能的撸起衣袖,不时抬起头,抄录起木板上的考题。

  考题总共十道。

  前四道,都属于‘只要你真是个文化人,就一定能做对’的算术题。

  只是在算数题的基础上,添加了一些和税收相关的知识点。

  比如第一题:说某一农,年三十九,有田百亩;

  妻子年三十六,长子年二十一,次女十七,幼子十二。

  某年,该户人家于秋收得粮三百石,少府划定的粮价为每石五十钱。

  问:缴纳过所有应当缴纳的税、赋之后,该农户结余的粮食,总共价值多少钱?

  这样一道题,随便摆在任何一个在基层做过官,甚至只是做过‘吏’的人面前,都可谓是完完全全的送分题。

  甚至就连农民,抛开不认字不说,也同样能为这样一道题,给出自己清晰地计算过程。

  ——三百石粮食的收成,每石五十钱的价格,总价值一万五千钱。

  三十税一的农税,需要缴纳十石粮食,也就是五百钱;

  这个三十九岁的老农、三十六岁的妻子,以及那个年满二十一岁,已经到了‘始傅’年纪的长子三人,需要各缴纳口赋四十钱。

  最后,那个十七岁的次女既然还在家中,便说明还没有嫁出去;

  十七岁没嫁出去,按照如今汉室的律法规定,需要缴纳每年一算,即一百二十钱的晚婚罚款。

  所以最后的答案等于:一万五千减五百减一百二十减一百二十,等于一万四千二百六十钱。

  总的来说,这道题的难度并不算太高,涉及到计算的部分,也只包含了简单地减法和乘法。

  非要说有什么难点,那也就是某些生在豪门富户,不知人间疾苦的公子哥儿们,可能根本不知道除了农税、口赋,汉家居然还针对年满十五的女子,制定了‘晚婚罚款’。

  但整体而言,这第一道题的难度,也已经让绝大多数考生,大致明白了编卷者,也就是当今天子胜的用意。

  “前四道都是算术,说明陛下并不喜欢夸夸其谈,又或是引经据典、满口诗书大义的‘才俊’。”

  “陛下,应该是个更务实的

  请收藏:https://m.hkm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