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14章 黄老名士啊~_朕真不是中山靖王啊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14章黄老名士啊

  按照原本的历史时间线,这个时间点的郅都,其实已经死了。

  因为在原本的历史时间线,并没有一位皇九子、太子胜出面,将‘私损高庙墙垣’的临江王刘荣保下;

  而皇长子刘荣身死中尉府的怨念,便被东宫窦太后一股脑归咎在了‘罪魁祸首’——中尉郅都身上。

  我刘氏的男儿,难道还能死在外人的手中吗?!

  ——便是因为这轻描淡写的一声厉咤,名垂青史的一代酷吏郅都,便死在了东宫窦太后的滔天怒火之下。

  而在现在这个时间线,很多事,都因为刘胜这只蝴蝶煽动的翅膀,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刘荣没死;

  非但没死在长安的中尉府,甚至都并没有因为莫须有的‘私损高庙墙垣’而受到责罚,最终被太子刘胜亲自送出了长安城东城门——宣平门,并全须全尾的回到了临江国都:江陵城。

  刘荣得以保全性命,窦太后自然也就没有理由,找中尉郅都‘杀人偿命’了。

  虽然在当年那件事之后,窦太后私下对郅都颇有些微词,常和旁人说‘郅都这人不行,差点杀了我孙儿’之类,但也总好过一纸懿旨逼死郅都,却惹得堂堂皇帝之身的天子启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又从始至终,都不敢为之求情。

  而在条侯周亚夫、赵王刘彭祖二人,各自因为‘私藏甲胄’‘苛待先后两任国相’的罪名,被身体状况愈发堪忧的天子启召回长安之后,长安朝堂的反应也还是因为当年的事,而出现了些许微妙,且异于常态的变化······

  “条侯、赵王均被召回长安,中尉府却仍旧大门紧闭?”

  以故作轻松的语调,隐晦道出这句惊醒之语,待那青年面色微微一变,刘胜才又笑着摇摇头。

  “还说将来有事,能不用郅都,就最好不用。”

  “若单论‘是否合乎律法’,那这两位赵国相的死,便同赵王兄扯不上半点关联,完全是那两位赵国相咎由自取。”

  “卿若再不站到前室去,等到了廷尉大牢,孤就得亲自唱喏拜谒······”

  而在车厢之内,透过车厢前侧的车窗,看着前室忙的手足无措的青年,刘胜的嘴角之上,也不由翘起一个颇显无奈的弧度。

  一番堪称‘愣子’的直白话语,总算是将刘胜的目光从车窗外拉回。

  “至于条侯周亚夫,则在吴楚之乱后,曾短暂的担任过丞相一职。”

  “如今虽为太子洗马,主责迎来往送,循谒者之职,但毕竟从小专习黄老之学,对于我汉家的律法,应该也是有所熟知的吧?”

  “没错。”

  “但凡事,都有个万一。”

  “若要较真起来,也可以说是周亚夫的‘门生故吏’。”

  “二者,赵王的封国极为特殊,肩负统掌燕、代、赵三国之兵,卫戍边墙的重担,除非

  请收藏:https://m.hkm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