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66章 刘胜:孤要亲亲相隐!_朕真不是中山靖王啊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66章刘胜:孤要亲亲相隐!

  道理,不是讲给亲人听的······

  刘胜此言一出,殿内的其余三人,都不约而同的微一色变!

  ——亲亲相隐!

  刘胜这句‘和外人讲道理,和亲人讲情义’,分明就是另外一个版本的‘亲亲相隐’!

  这‘亲亲相隐’四字,是出自于《论语·子路》篇的一则寓言;

  故事的大致内容,是叶公对孔子说:我家乡有正直的人,父亲偷羊,儿子告发了他。(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

  孔子则反驳道:我家乡正直的人不同——父为子隐瞒,子为父隐瞒,正直就在其中了。(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

  事实上,就算这个时代的大多数人,都并不知道这件发生在数百年前的故事,当今汉室的普世价值,对类似的事,也抱着类似的态度。

  ——亲人触犯了律法,非但不应该告发,反而应该去竭力包庇。

  至于大义灭亲之类的高风亮节,则根本不为这个时代的人们所认同。

  从这个角度来看,刘胜即便是太子之身,说出这么一句‘孤帮亲不帮理’,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但问题的关键就在于:亲亲相隐,是儒家的核心价值观中,最不可或缺的一环;

  而如今的汉室,根本不可能容忍一个喜好,甚至仅仅只是情感上偏向儒家的太子储君······

  “这些话,太子是从哪里听来的?”

  “是谁教太子说:和亲人不应该讲道理,而应该讲情义的?”

  漫长的沉默之后,天子启语调低沉的一问,终是将殿内四人的心绪拉回眼前。

  也是直到这一刻,小心抬起头的刘胜才终于发现:自己轻描淡写的一句话,却让殿内的其余三人,都已是各自流露出异样的神容。

  ——御榻之上,天子启面沉若水,正襟危坐!

  虽然面上仍是凝重、严峻之色,但天子启的注意力,却明显已不再关注于临江王刘荣的事。

  在御榻一侧,仍担任中郎将,却也正在忙着交接政务,准备转任太子太傅的卫绾,听闻刘胜这酷似‘亲亲相隐’的论述,面色也隐隐带上了些许忐忑。

  而在殿侧,几乎从未曾因个人情感,而对某人显露出喜、恶的中尉郅都,也在刘胜这番话语道出口之后,下意识皱起了眉头。

  ——在这一刻,现阶段的汉家,对现阶段的儒家的态度,可谓是展现的淋漓尽致!

  至少天子启、郅都、卫绾君臣三人对儒家的态度,在这一刻毫无保留的展现在了刘胜的面前。

  “老爷子的反应,应该没什么奇怪的;”

  “郅都基本可以说是法家出身,对儒家,肯定也是深恶痛绝。”

  “倒是卫绾······”

  “明明是······”

  看着君臣三人各异的神情变化,刘胜只稍有些疑

  请收藏:https://m.hkm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