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63章 两个都是赝品_重生之都市捡漏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说来,剩下这一个珐琅彩花卉纹蒜头瓶是真的啰?”

  老夫人又问道。

  原本陈三顺还不觉得怎么样的,毕竟他还没开始看,但老夫人这问话,他总觉得有些不对劲。

  陈三顺下意识地抬头看向了老夫人,老夫人的表情又恢复了正常,笑了笑,道:“不打扰你了,继续看吧,你最好先看完,再给我答案。”

  “好。”

  陈三顺点了点头,拿起那个珐琅彩花卉纹蒜头瓶。

  瓷制蒜头瓶流行于明清,以景德镇窑制品为多见,品种有青花、五彩、洒蓝描金等。明清景德镇窑蒜头瓶有青花、五彩、粉彩、以及蓝釉、酱釉等各种单色釉品种。

  眼前这个蒜头瓶,直口微撇,圆腹,圈足,高大概十七八厘米口径将近三厘米足径五厘米,属于清代乾隆时期制造。

  其足内蓝料堆书四字款“乾隆年制”,通体施珐琅彩,口外绘下垂变形如意头纹,内绘朶莲,颈部凸起弦纹二道,中间给花四朵,腹部绘山石、牡丹,肩上墨彩题:“一丛婵娟色”、“四面清冷风”五言诗二句。

  上首“佳丽”,下首“金成”、“旭映”胭脂彩印章,整个画面集诗、书、画于一体,意味深长隽永,为瓷器中的精品。

  不过,这看似真品的珐琅彩花卉纹蒜头瓶,在陈三顺的眼中,渐渐地出现了漏洞。

  一来,是因为老夫人之前的话,耐人寻味,老夫人问他,剩下的这个珐琅彩花卉纹蒜头瓶是真的吗?

  让陈三顺觉得,感觉有诈。

  二来,这蒜头瓶总让他感觉太老了。

  对,太老了,色泽老成,不像是清代的,而是唐代,甚至往上的,一般从清代留下来的古董,除非是埋在土里,要不然,很难会出现这么老旧。

  毕竟景德镇窑制品,一般都是光滑鲜艳为主,而这么老旧色泽,有点是用特殊手段做旧的,旧得有点过分。

  为了验证,陈三顺直接启动了透视,目光透过瓶身,直接进入了瓶内壁。

  陈三顺嘴角微翘,一般古董做旧只做外表,内部一般都会被忽视,毕竟没几个人能看到内部,而且窄瓶口的陶瓷,基本上看不到内壁。

  陈三顺习惯性地看了一圈,因为他每次看这些瓷器的内部,都下意识地觉得会有一个“杰”字。

  突然,他的目光定住了。

  因为,他还真特么发现了“杰”字,跟之前他所见到的四个古董一样,正楷的杰字,是印章标志。

  “怎么回事,又是瓶内杰字。”

  陈三顺深吸了口气,这也算是意外发现了吧。

  这样一来,更加确定陈三顺的判断,这东西是赝品,他见过四件带杰字的古董里,就有三件已经确定是赝品。

  而这个内部是新的,跟外面造成了很大的反差,肯定是赝品无疑了。

  那问题来了。

  两件古董都是假的,为何老夫人却说一真一假?

  好家伙!

  陈三顺思考了片刻,显然弄明白了,敢情是老夫人想考验他的,不仅仅是鉴宝能力,还有应变能力。

  如果他直接说两个都是假的,那就是摆明着不给老夫人面子,戳穿她的阴谋。

  但如果不这样说的话,不管他说哪个是真的,最后都是输。

  突然,陈三顺灵机一动,显然有了办法。

  “小顺,有答案了吗?”

  见到陈三顺已经不看古董了,老夫人开始给他施加压力。

  陈三顺抬起头来,面容淡定,然后微微一笑道:“嗯,我已经有结果了。”

  “那说吧,哪个才是真的?”

  老夫人问道。

  请收藏:https://m.hkm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