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2章 第二章_大明顽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贝蛋是格外看重,想习武就习武,想画书就画书,到后来发展到连奏折上都被他乱涂乱画的时候,才把他从御书房隔离出去。

  这种熊孩子,胆大包天的种,还会有受惊被吓得啼哭不已的时候?

  作为太子太师的刘健,愈发怀疑这孩子另有图谋,就好像他有一次难得请教《孟子》注解,结果拿了他的书回去在上面按了无数猫爪印,还美其名曰是狸猫儿踏墨寻古,生生毁了他的善本珍藏,气得他几日都不愿去东宫讲学,省得看到这熊孩子就手痒。

  能吓着他的,只怕还没出世。

  看到三巨头怀疑的眼神,朱厚照在内心翻白眼,表面上却做出委屈的样子。

  “父皇,儿臣是眼睛疼才哭的,是刘大伴给儿臣的西洋镜(注1),忽然有道光刺得儿臣眼睛疼……差点……差点就看不到父皇了!呜呜……”

  一开始是假哭,但一想到若不是这次穿回来出了错,他已经不知有几千几百年都没见过父皇,悲从心起,真的又一次嚎啕大哭起来。

  至于什么太子殿下的形象,他这会儿哪里还顾得上。

  孩童的哭声响彻乾清宫,上至弘治帝,下至内阁三巨头,都忍不住头疼起来。

  “来人,把那西洋镜拿来!”

  “西洋镜?”内阁三巨头闻言,神色一动,各有不同。

  大明洪武年间,□□朱元璋为防海盗滋扰,开始实施海禁政策,然而永乐大帝派郑和三下西洋,又放开了万国朝贡贸易,虽官方朝贡厚往薄来加重朝廷负担,但民间走私却随着官方开辟的航道愈发兴盛,导致江南沿海富贾与海盗勾结,成为后来倭寇泛滥之源。

  弘治年间的海禁依然严厉,但前来朝贡的西洋国家却年年赠加,这种无框折式水晶眼镜,当时是作为老花镜和近视镜之用,对于常年被油灯烛火损伤视力的读书来说,可谓宝物,但在朱厚照手里,就是个玩具。

  当年朱厚照也玩过这西洋镜,只是并未出什么问题,自然没就没有受惊啼哭不止之事,这次他因为一时感怀纵情大哭,总不能说自己被风吹得沙子进了眼吧,只能随手甩锅,顺手就扣在了刘瑾的头上。

  甩锅是顺手甩的,反正这玩意儿本来也是刘瑾从贡品中“精挑细选”送给他玩的,其余被他贪墨的东西没找他算账,已经算是便宜他了。

  内侍很快将“西洋镜”拿来,朱厚照为了证实自己被这玩意“误伤”,干脆从中间折断,两块镜片叠加起来给诸位大佬们比划演示。

  “我就这样……这样玩,忽然就看到强光刺目,眼泪就下来了……”

  刘健已过花甲之年,早有些近视加老花,也曾收到过门下送来的西洋镜,虽然没有后世验光配镜那一套下来戴的合适,但用着感觉比原来看得清楚多了,也从未出现过太子所说的情况,如今见他竟然折断眼镜叠加起来看,顿时无语。

  这么一副眼镜在市面上售价高达数十两银子,还经常有价无市,尤其是太子手里这副,镜框上镶金嵌银,价值不下百两,几乎抵得他一年俸银(注2),就这么被他随手一折,成了废品……

  “咦?”

  李东阳接过太子手里的两块镜片,跟着摆弄了两下,朝窗外望去,弘治帝刚要他小心伤眼,却听他意外地惊呼一声。

  “那是乾清门?那不是马尚书?”

  朱厚照坐在弘治帝的膝头,笑眯眯地看着大佬们大惊小怪的样子,两块镜片除了可以当放大镜之外,用得好了,还可以成为一代神器:千里镜。

  从乾清宫看到乾清门,那才多点距离,别说马尚书的大脑门子,调焦合适了,连他下巴上那颗痣长了几根毛都看得清呢!

  请收藏:https://m.hkm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